危废在窑炉中的煅烧过程
危险废物的利用或处置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,以提取危险废物中的资源部分,减少危险废物数量、体积,降低危险废物特性等为目的,采用相应的技术,以更小成本发挥危险废物的更大价值,并尽量少占用土地等资源。随着技术不断进步,过去一埋了之的危险废物,现在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,而且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。
根据相关规定,焚烧是处置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,宜采用以旋转窑炉为基础的焚烧技术,鼓励改造并采用生产水泥的旋转窑炉附烧或专烧危险废物。水泥窑煅烧时温度可达1400℃-1600℃,在这种温度下,有机物会分解,二恶英难以生成。同时,窑内的碱性环境有效避免了重金属挥发,残渣和飞灰能够固熔在水泥熟料的晶格中,难以再析出,实现了无害化。
对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,乳化液的处理往往是难点。乳化液一般作为辅料按比例掺杂焚烧,但主料有可能数量不充足,或者热值不高,因而乳化液消耗速度变慢,在很多处置单位形成积压。对于积压的乳化液,如果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,成本很高;任其挥发,又会成为当地重要的VOCs排放源。
危废回转窑煅烧的石材料要经过慎重选择,良好的鉴定才能达到与期待效果。对于危废回转窑燃烧用石的质量的检测,实际生产中是有很多种方法的,比如磨损试验、结晶组织观察实验、煅烧实验等,同时,在石粒度的大小以及矿物的构成和硬度等物理特性,也都是危废回转窑煅烧中原料选择的重要相关因素。